各学院:
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是“总书记亲自回信,总理亲自倡议,副总理亲自出席”的全国最高规格的学科竞赛,为提高参赛项目质量,做好备赛、参赛工作,为我校双高校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决定举办焦作师专2021年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请遵照“及早行动、系统组织”的原则,大力宣传动员,尽早发掘项目,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赛程安排
本次大赛分初赛、复赛、决赛三个阶段。
(一)初赛(4月29日前)
1.初赛由学院自行组织,学院要大力宣传,积极组织师生全员参与,学生申报项目数不低于学院在校生数的5%(学院申报项目总数作为本次大赛优秀组织奖的重要依据);
2.4月29日前,学院要完成初赛(评审规则可参考附件1),每个学院推荐3项优秀项目进入复赛;
3.5月7日前,学院将以下材料报招生就业处(5月7日后仍未递交材料的,视为放弃参赛):
①学生申报项目汇总表(附件2)
②每个申报项目的商业计划书
③学院优秀项目推荐表(附件3)
④优秀项目的商业计划书、PPT和路演视频(视频要录制清晰,时长不超过5分钟)
以上4项材料的电子版发至招生就业处电子邮箱zsjyc@jzsz.edu.cn,路演视频较大的请用U盘拷贝,其中①、③项材料纸质版需加盖学院公章后报至招生就业处就业指导教研室。
(二)复赛(5月10日-5月14日)
复赛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先进行线上网评,筛选出不超过15个项目参加线下路演评审,最终评出9个项目进入决赛。
(三)决赛(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决赛采取线下路演形式组织评审,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二、参赛组别和要求(参照往年制定)
大赛设职教赛道和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
(一)职教赛道
职教赛道分为创意组与创业组,具体参赛条件如下:
1.创意组。参赛项目具有较好的创意和较为成型的产品原型或服务模式,在2021年5月31日(以下时间均包含当日)前尚未完成工商登记注册。参赛申报人须为团队负责人,须为我校在校学生。
2.创业组。参赛项目在2021年5月31日前已完成工商登记注册,且公司注册年限不超过5年(2016年3月1日后注册)。参赛申报人须为企业法人代表,须为我校在校学生或毕业5年以内的毕业生(2016年之后毕业)。创业组已完成工商登记注册参赛项目的股权结构中,企业法人代表的股权不得少于10%,参赛成员合计不得少于1/3。
教师科技成果转化的项目可以参加创业组(不能参加创意组,科技成果的完成人、所有人中有参赛申报人的除外),允许将拥有科研成果的教师的股权与学生所持股权合并计算,合并计算的股权不得少于51%(学生团队所持股权比例不得低于26%)。
(二)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
参加“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的项目要在推进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城乡社区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有创新性、实效性和可持续性。
根据项目性质和特点,分为公益组、商业组。具体参赛条件如下:
1.公益组。参赛项目以社会价值为导向,在公益服务领域具有较好的创意、产品或服务模式的创业计划和实践,并符合以下条件:
(1)参赛申报主体为独立的公益项目或者社会组织,注册或未注册成立公益机构(或社会组织)的项目均可参赛。
(2)参赛申报人须为项目实际负责人,须为我校在校生或毕业5年以内的毕业生(2016年之后毕业)。
(3)师生共创的公益项目,若符合“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要求,可以参加该组。
2.商业组。参赛项目以商业手段解决农业农村和城乡社区发展的痛点问题、助力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实现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融合,并符合以下条件:
(1)参赛申报人须为项目实际负责人,须为我校在校生,或毕业5年以内的毕业生(2016年之后毕业)。企业法人代表在大赛通知发布之日后进行变更的不予认可。
(2)注册或未注册成立公司的项目均可参赛。已完成工商登记注册参赛项目的股权结构中,企业法人代表的股权不得少于10%,参赛成员股权合计不得少于1/3。如已注册成立机构或公司,学生须为法人代表。
三、参赛方式和要求
(一)职教赛道
以团队为单位报名参赛。允许跨校组建团队,每个团队的参赛成员不少于 3 人,原则上不多于 15 人(含团队负责人),须为项目的实际核心成员。参赛团队所报参赛创业项目,须为本团队策划或经营的项目,不得借用他人项目参赛。
(二)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
1.参加“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的项目,如报名参赛,可自主选择参加“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或其他赛道比赛(只能选择参加一个赛道)。
2.参赛项目须真实、健康、合法,无任何不良信息,项目立意应弘扬正能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参赛项目不得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所涉及的发明创造、专利技术、资源等必须拥有清晰合法的知识产权或物权;抄袭、盗用、提供虚假材料或违反相关法律法规一经发现即刻丧失参赛相关权利并自负一切法律责任。
3.以团队为单位报名参赛。允许跨校组建团队,每个团队的参赛成员不少于 3 人,原则上不多于 15 人(含团队负责人),须为项目的实际核心成员。参赛团队所报参赛创业项目,须为本团队策划或经营的项目,不得借用他人项目参赛。
四、奖项设置
大赛设置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秀组织奖和优秀创新创业导师若干,由学校颁发荣誉证书及奖品。
联 系 人:张冬丽
联系电话:0391-3399403
电子邮箱:zsjyc@jzsz.edu.cn
附件1:“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评审规则(参考).docx
招生就业处
2021年3月22日